2025年4月,金诚同达高级合伙人曹永明接受某跨境电商(下称“客户”)委托,就一产品在美国实施召回一事,提供专项法律服务。该客户通过Amazon、Wayfair等线上平台销售家具产品。
本案特色在于,客户聘本所代理此案前,已经有一款产品被CPSC发出了缺陷公告,Amazon据此主动退款给消费者,导致客户大量损失。基于前述经验教训,客户特聘金诚同达负责处理另一款产品召回事宜,金诚同达向CPSC提出抗辩意见,经过长达5个月的沟通,CPSC最终同意以销售时间和产品颜色为区分,召回部分产品,帮助实现了客户召回目标。
本案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,经过有效抗辩,CPSC本来接受了客户提供的技术维修方案,同意采用维修召回方式,不采用退款召回方式,但客户提供的样品未能通过CPSC测试,原因有两点:1)客户未能提供最优维修方案,浪费了宝贵的机会;2)未能认真地提供配件组装关系,CPSC测试时配件错装,导致测试失败。
通过本案,当CPSC要求对纠正方式提供样品验证时,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应参考以下几点意见:
1) 若无非常特殊情况,CPSC只给一次验证机会,抓住它!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!
2) 被调查公司提供的第一方案,确保是最优方案,千万不要“挤牙膏式”地提供方案,错失良机。
3) 涉及多款产品或多型号产品时,产品与提供的配合务必严格对应,应为CPSC提供“保姆级”服务,确保他们能轻松将产品与配件对应上,避免错配导致验证不合格。
4) 需要注意,CPSC的调查和执行工作大多通过外包方式完成,相关调查员并非技术专家,主要是合同雇员,专业程度可能有限。因此,企业在应对时,应主动提供详尽的材料和便利的条件,以降低因理解或专业偏差带来的风险。
金诚同达是中国最早提供涉外争议解决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之一,入选中国商务部国际争端解决、国际贸易救济、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投资四个律师库,代表中国政府进行国际双边或多边谈判、国际争端解决案件近百件,也是少数具有代理政府应诉国际投资仲裁经验的中国律所。金诚同达代表企业在美国、德国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南非、巴西等多个国家参与法院诉讼,在贸仲、港仲、新仲、ICC、LMAA等多个仲裁机构参与国际仲裁,在多司法辖区(尤其是在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、BVI、开曼、美国等国家或地区)平行争议解决案件中作为牵头律所,在案件管理、证据开示、事实挖掘、成本控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。
阅读原文